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盛世局面?(2)

2024-11-30 14:22  360kuai

对于唐太宗的评价或许正面的太多,其实在玄武门之变结束后,他还没有逼宫,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召集歌姬舞妓为他吹拉弹唱,其骄躁之性可见一斑,所以他对魏征的容忍不得不看作是演戏赚得个开明圣君的名头而已。也有不少观点认为,所谓贞观之治是假的,是历史撰写者的吹捧,通过对隋朝时期的人口、储粮和唐朝时期的对比发现,贞观时期根本不能和隋朝时候比,即便到了开元年间也才勉强达到隋朝盛世,还有观点来自于对部分史书的解读,认为唐朝吃隋朝的储备粮食吃了30年,才有了贞观之治。

虽然开篇笔者也对唐太宗的一些品评谈了独家看法,但是对贞观之治的过度黑化也是不应当的。首先,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做贞观之治,而不是像开元盛世那样叫做盛世呢?或许后世的人对"治世"和"盛世"的误解造成的。

笔者认为,"治世"应当是相对于"乱世"而言,与"盛世"相对的则是衰世、末世,所以对贞观时期的整体分析要从"治"而非"盛",不能将其重点放在经济上做比较。如果从"治"的观点来看,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选贤任能。这是直接原因,其实只是手段,根本原因是隋末乱世,并且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杨广折腾的那些年,虽然国力强盛,但是折腾的人民的心智和精神,各路起义爆发后,人民苦不堪言,背井离乡,沙场枯骨。所以,李世民无论其人品、性格如何,最关键的是他顺应了民心。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李世民的大智慧,至于他在用人方面的考量也可以理解,只要顺应了国家发展的大思路就可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