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平台互联互通,我们要准备哪些工具?(3)

2022-02-14 14:00  观察者网

熊节:平台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激活数据要素的巨大经济潜能

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数字化转型专家熊节认为,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垄断是流量和数据的垄断,“解决屏蔽链接”问题也仅是走向“互联互通”的第一步,要真正实现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从平台服务、内容生态,到流量数据、用户信息等等深度融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随着互联网成为一种民生基础设施,中国九亿网民共同创造的互联网大数据,应该被作为公共资源来看待。

数据被定义为一类新的生产要素,它一旦实现互联互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会堪比当年的土地财政和住房制度改革。从一块原本没有资产的地方创造出一块资产,并且宏观的来讲这块资产是有可能支持货币增发的,数据资产一旦入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至少能够新增万亿级别的资产。更多的中小企业会在数据全面互联互通机制形成之后,会产生更多的创业的机会,也会形成更多围绕互联互通之后真正的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服务的市场和需求。

“互联互通”对中小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引自《“互联互通”用户认知和态度调查报告》)

龚炯: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设施应该监管,但不应涉及产权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分校副校长、教授龚炯认为,现在平台经济发展很快,“资本无序扩张”的议题最近讨论比较多。

部分平台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和国家电网、城市供水系统、公共通信系统相提并论,可以说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设施”。《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

贾开:互联网在“开放”和“控制”之间的平衡,需要关注新的技术路线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开认为,平台互联互通议题形成的背景,是整个互联网业态在“开放”和“控制”间的演化和平衡。

回顾互联网发展历史,整个过程是不断打破原有组织结构并让更多人参与的“开放”过程,必然与之伴随的则是一定程度的冲突和混乱。这时,平台作为新的“控制”形态,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其重要性也因此体现出来。但这种控制也会逐步加强,产生各种网络“圈地运动”现象。

如何理解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如何解决“开放”与“控制”间的动态平衡问题。在当前的改革讨论中,我们可能忽略了技术路线的多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