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 一个失败的英雄!(5)

2024-01-05 10:02     360kuai

近百年来,光绪皇帝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谋杀说;二是正常死亡说。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意见倾向光绪帝死于谋杀。人们普遍怀疑慈禧及其帮凶害怕光绪帝在慈禧死后掌握政权,重翻前案,为此痛下杀手。百年间这类猜测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谋杀的嫌疑人有慈禧太后、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等。

清朝在皇帝的饮食安全、医疗保健方面有一套极为严格的制度,袁世凯身为大臣,无法接近皇帝,没有下手的机会,他若起意谋杀,只能买通太监下手。李莲英和崔玉贵身为太监,但如果不奉旨意,也难以接近皇帝;更何况李莲英缺乏谋杀的动机,他平素对光绪帝多有关照,光绪帝曾说过"若无李俺答,我活不到今日"这样的话,可见,即使光绪帝上台执政重翻旧案也跟李莲英无关,所以,他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其实,光绪帝若死于谋杀,主谋元凶基本可以断定是慈禧太后,因为按常情推断,若没有她的指使,一般人不仅没有条件,也没有胆量下这种毒手。执行者很可能是崔玉贵等一帮太监,因为在庚子年间崔玉贵就奉旨杀了珍妃,以此类推,他无疑嫌疑最大。但应该强调,谋杀说属于推断,并无过硬的证据做支撑,是一种基于情理和既往事实做出的自圆其说的猜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谋杀说"被推翻,光绪帝的死因被学者们定论为"正常死亡"。原来,在清宫档案中,光绪帝的脉案保存得相当完整,史学家会同中医专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这些脉案,认为符合病情演进的规律,未见特殊异常症状出现,应为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合并急性感染死亡,并无中毒和其他伤害的征象。这一说法较为广泛地被史学界认同。

然而,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又取得了进展,"正常死亡"说似乎被颠覆,"谋杀"说获得了实质性的支持。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等四家单位的专家历时数年,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光绪帝遗骨、头发、下葬的衣物做了检测,发现其中附着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砷(砒霜),由此认定光绪死于急性砷中毒,应为他杀。2008年初冬,在北京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此时恰逢光绪皇帝逝世一百周年,所以,别有一番特殊的意义。虽然凶手是谁不能通过检测证明,但专家们一致认同慈禧太后的嫌疑最大。

那么,光绪帝的死因就此获得广泛认同了吗?事情也不是这样简单。对光绪帝之死依然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尽管史学家对"检测报告"难以置喙,但这一说法与脉案不合。光绪从病重到逝世,每天医生几次前来诊治,脉案中不仅没有呕吐、腹泻之类的砷中毒症状,反而有八九日不解大便的相反记载。

人们固然可以怀疑脉案被伪造或篡改,因为太医院要看慈禧的脸色,并且在戊戌政变后,也曾奉命伪造过光绪帝病重的脉案。但跟凭空捏造不同,此时光绪帝确实病情严重,治疗正在展开,给皇帝看病,责任极大,按宫廷制度规定,往往几位医生和内务府官员、王公大臣同时在场,反复斟酌,集思广益,方才落笔,写好脉案之后,皇帝也可能过目。当时,负责治疗的医生人数不少,轮班诊治,既有中医,也有西医,既有太医院的御医,也有各省举荐的临时效力的医生,想操纵这些人篡改脉案,谈何容易?更何况光绪死后的次日慈禧就病故,四年后清朝亡国,改朝换代之后,这些医生依然在世,留有日记或回忆录,其中若有篡改、伪造脉案的黑幕,很难被继续隐瞒,至少也会透出些蛛丝马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