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巅峰跌入谷底,暴雪的悲剧本可以阻止。
一夜之间,“微软648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消息迅速占领互联网。
有人惊呼微软“有钱真好”,有人感慨暴雪“起死回生”,还有人为索尼“捏把汗”……
但在纷繁错杂的新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动视暴雪CEO鲍比·科蒂克(Bobby Kotick)将带着3.889亿美元的巨款“体面”地从公司离职。
对于投资人和股东来说,鲍比·科蒂克是“天使”——他成功缔造了动视暴雪这家伟大的游戏公司;而对于公司员工和粉丝来说,他又是“恶魔”——逼走传奇员工,对性侵丑闻视而不见,毁掉经典游戏IP……
这个争议颇多的角色,完全可以贴上“传奇”的标签。
纵观科蒂克的创业前期,几乎称得上“人生赢家”,不仅有贵人相助,还成功押中“游戏发行”这块宝藏。
在接手Mediagenic之后,科蒂克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将公司名称改回了动视(Activision),并迁址到加利福尼亚州。随后公司于1991年将合作伙伴Infocom开发的20个游戏做成CD发售,名叫“Infocom之失去的宝藏”,这套合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这期间,Mediagenic经历了破产保护程序,随后公司名正言顺地从老动视(美国动视、Mediagenic)过渡到新动视,在随后几年里,这家“新公司”在科蒂克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了力挽狂澜,并在1997年扭亏为盈。
恢复盈利后,科蒂克开始了各种商业操作,在接下来十年时间内收购了25个工作室,扩张动视游戏制作团队规模,并推出《使命召唤》、《吉他英雄》等经典作品。
到了2006年,科蒂克察觉到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的火热,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他很快盯上了暴雪娱乐旗下的《魔兽世界》。
当时,暴雪娱乐的控制权在法国公司维旺迪手中,在与维旺迪首席执行官Jean-Bernard Lévy取得联系之后,科蒂克希望取得《魔兽世界》的发行权。而Lévy则希望将动视与暴雪公司合并,并继续获得合并后公司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