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争取“竞猜型赛马彩票试点”落户,形成马运动产业链(3)

2022-01-11 15:00  观察者网

(二)深化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购置体质健康监测设施设备,实现体质检测与健康体检“一站式”服务和信息共享,持续开展慢性病防控运动干预行动,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学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积极作用,支持中医团队开展专业队、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服务。加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开发与利用,将相关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推荐范围。支持运动康复医院、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建设。到2025年,培养500名左右运动康复师,在全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50个左右运动康复科室,建设5至8家运动康复专科医院。(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利用已有的山川草地湖泊资源优势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整合城市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资源,开发精品体育旅游项目、线路和平台。将冰雪乐园、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道、健身休闲驿站、汽车露营地、水上休闲运动中心等纳入旅游规划,做强山水户外生态旅游。依托武汉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做深体育赛事旅游。推动徒步、登山、骑行、越野跑、户外拓展等体育运动项目融入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发展。鼓励结合传统节庆活动、法定节假日举办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发挥武汉旅游体育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市场主体经营体育旅游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目的地。(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武汉旅游体育集团)

(四)推进“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体育场所5G网络布局和智慧场馆建设。充分运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先进技术,构筑智慧体育服务综合平台。支持智慧体育产业发展(武汉)有限公司等大数据企业参与建设公共体育大数据平台,开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公共体育智慧服务水平,创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打造辐射中部的体育大数据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经信局、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各区人民政府,武汉旅游体育集团)

(五)拓展体育与商业融合发展。打造集体育、旅游、文化、商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业态融合互动、功能复合多元、运行高效集约的体育综合体。推动现有商业中心、闲置废旧厂房、旅游景区、户外运动营地等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集聚融合、功能业态多元、生态环境良好的体育综合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综合体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创新体育综合体运营管理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房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推动体育消费提质扩容

(一)健全消费引导机制。制订体育消费促进计划,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鼓励探索全民健身兑换积分、向社会发放体育健身消费券等方式提振体育消费。积极创办武汉全国马拉松博览会,申办国家级专项体育博览会,办好湖北·武汉全国青少年体育博览会,充分利用会展平台扩大体育消费。(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武汉旅游体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