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境内江西“飞地”留存百年,民政部门建议国家层面出面解决(2)

2022-01-09 22:41     澎湃新闻

同时,“东至民政”文章指出,由于“飞地”不在彭泽县境内,也给王屋村民在生活生产上带来种种不便。一是孩子上学不便。二是邮寄物品、邮寄信件不便;三是“飞地”的利用率低,绝大多数“飞地”处于粗放利用状态,利用效率极低。四是管理松懈,监管不力。

文章称,为解决“飞地”管理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省级“飞地”问题,必须从国家层面出面才能解决,即由国务院裁定,将“飞地”行政管理权、土地资源权划归坐落地乡镇政府管辖。二是实行行政管理权、土地资源权分离,行政管理权归“飞地”坐落地乡镇政府,土地资源权归“飞地”政府。三是江西省彭泽县建议将王屋改为一个行政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根据《东至县志》记载,这块“飞地”明朝就已存在。相传在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麾下有一位名叫王文殊的镇殿大将军,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朱元璋器重。据说他有个习惯,将占领的地方插标为记,宣布此地为大明的国土。而现在的青山乡境内“飞地”王屋就是王文殊插标点之一,等到朱元璋登基后,年迈的王文殊请辞告老还乡,朱元璋念其战功,让他挑选一地定居,王文殊选择了王屋,朱元璋就将王屋封给了他。王文殊在此建村,为此王屋村就成了大将军的私产。由于王文殊是江西上饶人,这里自然就归江西省管辖。

中国江西网2015年报道提到,因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地不同,“飞地”人用水、用电、乃至孩子入学都曾受过影响。以前,当地孩子的读书要被收取部分借读费,财政自负盈亏的时候也被收取了一部分农业税。好在十多年前,部分政策逐渐被取消,当地村民享受到安徽村民的同等待遇。

这篇报道称,尽管这样,王屋“飞地”的村民还是有很多不便之处,比如书信往来。之前,在外务工的青年往家里写信,信封上要写明“安徽省东至县青山乡转江西省彭泽县杨梓镇双彭村王屋组”。如果直接写上“彭泽县杨梓镇双彭村王屋组”,江西省的邮寄员通常都不能将信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