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中老铁路全线开通,会撬动东南亚“经济版图”吗?(3)

2021-12-12 09:00     观察者网

泛亚铁路示意图

2016年中老昆万铁路全线开工,我们用了五年时间把泛亚铁路的第一段修好了,中国和老挝之间已经连上了。这一情势将给东南亚地区带来很大震动。过去他们想象的亚洲铁路网开始见到实际成效,而且质量、速度都远超过以前的设想,这一点可以公开承认。何况,目前正在修的这条铁路线不只是停在老挝,而是要一直往南延伸。另外,还有东线、西线等等。

其次,铁路网一定会带动经济发展。光有铁路这条交通线是不够的,最终一定要将铁路线变成经济带。如果没有经济带,线路本身也是不可维持的。比如,坦赞铁路修了近2000公里,历时十几年,但经济没有随之发展起来,铁路也就荒废了。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在东南亚发生,这块区域的经济发展势头非常好。现在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欧盟和美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东南亚五亿人口,美国三亿多,欧盟六亿人口,美国的人均GDP是东南亚的六七倍,欧洲则是东南亚的四五倍,可见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依存度之高不可想象。

这么大的贸易量,这么高的相互依存度,亟需庞大的物流运输网络来支撑。反之,有了运输和物流网络,贸易规模也会发展得更快更大。而贸易量一旦迅速扩张起来,必然会带动产业连结,会推动产业群往这个方向移动,于是就有更活跃高效地要素配置、流动与重组,才有望实现真正的区域一体化。

只有贸易、没有基础设施的区域一体化是不完整的。基础设施上来了,才有贸易便利化、资本投资便利化,而这两个便利化本质上就是规则的统一。规则统一了,也就能一以贯之,否则,路再通畅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货物到了一地就有一套规则,整个流动速度就降下来。

所以,铁路等基础设施是硬通,规则通是软通,再来就是心通,人和人之间互相了解理解。一旦这“三通”叠加,东盟和中国就开始形成命运共同体的结构。

我们现在讲出这个道理,有的国家不愿意听,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因为中国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做成了,就意味着他们想推的那套地缘架构失败了。

而且,这些国家本身在东南亚的投资、基建项目非常多。你如果去印度尼西亚转一转,就知道日本在当地的投资有多大。雅加达的道路上基本没有其他国家的车,日本车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大概有几辆奥迪、奔驰、宝马。再比如,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的投资也相当大。不过,现在有一样东西我们追得很快,就是新能源车。如果全世界掀起碳中和这股风潮,在老能源逐步被新能源淘汰的过程中,中国可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总而言之,基础设施加上规则、产业、文化交流,东南亚和中国的关系发展真的会有质的变化。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