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放纵不幸被感染,一副面具从早戴到晚,一个愿望永记在心间!一名艾滋患者的独白(7)

2021-11-29 14:36  半岛都市报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男孩,母亲打工拉扯他长大。他连着复读了两年,第三次高考,感觉再一次发挥失常,心情压抑到极点,不知道怎么面对母亲。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晚上,被一个网友邀请去“放松心情”。几天后,男孩出现了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等症状,他从网上搜索到艾滋病的信息和虎子的手机号。

“我给他使用了两种试纸快检,特别希望这个孩子不会‘中标’。但当两个试纸的第二条线都出现的时候,我的手开始哆嗦,舌头开始打结。”那天,虎子陪这个刚满18岁的男孩走了很久。他的情绪在虎子的宽慰下慢慢平复,“他答应我,要好好服药治疗,给妈妈养老送终”。

就在拿到确诊HIV阳性报告后的第三天,男孩收到了国内某985重点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几年,我从不主动联系他,希望他能回归平静的生活。但男孩每年都给我拜年。他现在生活得很好,正在准备考研。”

新闻周刊丨一次放纵不幸被感染,一副面具从早戴到晚,一个愿望永记在心间!一名艾滋患者的独白

青同防艾志愿服务中心宣传用的调查问卷。

2017年,晓颖曾经接待了一名大学生,检测结果阳性,“他直接从椅子上瘫到了地上”。晓颖把他从地上抱起来,抱到沙发上,“那时候他需要的可能就仅仅是一个拥抱,我不断地安慰他,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病毒感染了你……”

晓颖记得很清楚,整整45天,这名感染者每天晚上都找自己聊天,“那段时间他可能需要一个灯塔给他一个方向,后来等他走出来,就慢慢放开了我这棵救命稻草。”

2019年夏天,晓颖接待的一名公职人员检测出阳性,这名感染者顿时感觉“天塌了”,天天借酒消愁,经常摇摇晃晃走进防艾志愿服务中心,“左手一个二锅头,右手一个二锅头,一口干掉一瓶,把酒精当饮料喝”,他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没有阳光了,生活没有希望了……

直到有一天,他到海边拿刀扎破了自己的血管,录下视频发给晓颖。晓颖根据视频的地标建筑,找到了他的位置,从太阳偏西一直陪到他天黑。后来,这名感染者的父母亲自来到晓颖面前表达感激。结果让人欣慰,这名感染者最终走出了心理阴影,辞去公职,换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开始了新生活。

新闻周刊丨一次放纵不幸被感染,一副面具从早戴到晚,一个愿望永记在心间!一名艾滋患者的独白

工作人员对指尖扎血进行检测。

北海是毕业才一年的“95后”,刚刚入职青同防艾志愿服务中心。因为需要每个月召集志愿者,为他们培训艾滋病预防的知识,北海每天都会整理资料、备课,最近一次接待感染者才过去没几天。

“有一天晚上我快睡觉了,有人用微信电话找我,问能不能跟我聊聊天,自己可能有问题。”这是一名年轻人,晚上11点多,他急匆匆地赶到服务中心做了检测。当第二次检测显示还是阳性时,年轻人再也控制不住了,拿着一次性采血针不断扎自己的手指头,口中喊着:“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那时他已经感觉不到疼了,手指头上全是血。”北海一直陪他到凌晨3点,也了解了他的可怜身世:从小父母就抛弃了他,他口中的妈妈其实是姑姑。后来的几天里,北海一有空就陪他聊天,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情绪终于稳定了,给北海留言:“幸亏遇到你……”

北海说:“我们常告诉这些艾滋病感染者一句话: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来到这里不要有任何伪装,不要客气,这里是你第二个家。”

新闻周刊丨一次放纵不幸被感染,一副面具从早戴到晚,一个愿望永记在心间!一名艾滋患者的独白

工作人员对指尖扎血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