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表述反映了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落地以来面临的窘况,在部分投资者眼里,独立董事经常被视为"花瓶""躺着赚钱的签字机器"。
回溯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初衷,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指出,大多数股东作为投资者可能无法监督上市公司的运营,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于是建立多种制度来限制上市公司的行为,如强制性披露、强制性独立董事等。
"设立独立董事能提高董事会对上市公司的决策职能和公司的专业化运作水平,有利于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和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同时有助于避免上市公司虚假行为、改善治理结构、促进信息披露和保护中小投资者。"肖飒表示。
在"花瓶"质疑声外,记者也看到了一些尽职尽责投出过"反对票"的独立董事。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大项目决议、股权收购、人事任免、财报审议及日常管理等事务中,今年内有11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投出了反对票或弃权票,表达了相对独立的判断与态度。
ST北文在8月、9月连续有独立董事对相关审议投出反对票。9月,面对《关于转让子公司股权被动形成财务资助事项及进一步安排》的议案,ST北文两位独立董事褚建国、王艳投出反对票。两位独立董事表示,议案所附的"世纪伙伴还款安排与计划"对是否可实现回款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公司也未提供任何可行的补救措施,同时,议案未经董事会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