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独董被罚超3亿元,多家上市公司独董上演"大逃亡"。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11月12日至22日,10天内至少有26家上市公司的27名独立董事辞职。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落地20年至今,饱受独立董事"不独""不懂""花瓶""签字机器"等诟病。那么,上市公司中投出反对票的独立董事有多少?分别涉及哪些议题?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在重大项目决议、股权收购、人事任免、财报审议及日常管理等事务中,有11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投出了反对票或弃权票,表达了相对独立的判断与态度。还有独立董事为争取权利公开炮轰董事会高层。
多位学者向记者表示,康美药业的法院判决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唤醒了市场对于独立董事责任的重视,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也将面临改革挑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田轩认为,尽管走过了20年的探索之路,"勤勉尽责"这四个字,对于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来说,至今仍是一句空谈。"与国外运行独立董事制度的环境有所不同,由于缺乏独立的选拔、运行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我国的独立董事长期以来都处于既不'独立'也不'懂事'的尴尬境地。"
田轩指出,相比于"追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权、责、利生态的全面重塑,解决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困境。
10天27名独董辞职
多家今年收监管函,有公司面临索赔风险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从11月12日至22日,10天内已有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7名独立董事的辞职公告。
11月22日,安正时尚独立董事宋向前、*ST游久独立董事张华峰、ST星源独立董事王玉涛,均提交辞职申请。安正时尚、*ST游久表示,独立董事辞职将导致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人数低于《公司章程》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