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封驳制度对皇权和相权的制衡作用(10)

2023-07-17 09:39     360kuai

唐肃宗

比如,德宗身边的太监窦文场和霍仙鸣便是于建中四年(783年)掌控新成立的左右厢神策军,从此,宦官对唐王朝中央部队神策军的掌控权力便延续下去。此外,为了防止藩镇职业官僚在税赋上玩弄手段,德宗还在地方藩镇上任用大批宦官组成的监军使,让宦官的权力从中央伸向地方。

如此以来,唐朝后期宦官的权力就变得很大,而朝中文武大臣和地方节度使等权力被削弱,连宰相都对宦官无力对抗,而门下省官员得不到皇帝的支持,更是毫无对抗宦官的能力,很自然的,封驳制度就名存实亡了。而且,宦官为了保证政治和军事权益,便想方设法对"敕命"的上下流通环节横加梗阻,甚至从中扣押文书,或阻止诏令下发等,给事中等的封驳也就无法进行了。

在宦官把持朝政的晚唐,皇帝根本就不听执掌封驳权力的给事中的意见了,他们更愿意听宦官的话,这就造成了给事中无法真正地履行封驳职责,而被宦官分割了权力的皇帝对纳谏一点也不兴趣了,在当时,门下省的封驳制度其实已经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了。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而随着李唐中央政府权力的变化,门下省给事中封驳诏敕的职责表面上依然存在,但最高掌权者对于给事中的封驳已不再重视或无法重视了,甚至,宦官的话有时能代替旨意,李唐王朝再也无法像唐初那样有"贞观之治"了。很明显,封驳制度的名存实亡,是李唐王朝衰亡最为深刻的历史教训之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