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黄宗羲认为明朝的首都应该建在这里

2022-09-07 12:19     360kuai

国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建于何处,对于国家的安危,百姓苦乐、民族盛衰,发展前途,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都城建于何处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和历史决策。

在《建都》篇中,黄宗羲认为明王朝的顷刻覆灭就在于都城的地理位置失利。黄宗羲将唐朝与明朝建都之所加以对比。他例举了唐代史事来印证:建都之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大国祚中急何代无之?安禄山之祸,玄宗幸蜀;吐藩之难,代宗幸映;朱池之乱,徳宗幸奉天;以汴京中原四达,就使有急而形势无所阻",唐朝都城地势平坦通达,交通便利。在面临国运大乱时,唐代王公贵族和都城百姓从容避难,而后返国都,复兴王朝;在太平盛世,这都应归功于其都城地理位置绝佳,从而使三位皇帝得以成业,黄宗羲借此说明唐朝建都选址之正确。

明代毅宗皇帝却因都城在北京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不仅如此,明代因建都之弊导致"上下精神散于寇至",无心"治天下"。两相对比,优劣自明。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陈述一个国家建都选址的要点,经过对多个历史古都的对比,他点明:有王者起,当建都在南京。长安是中国历史上作为国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但黄宗羲认为长安不再适合做帝王之都,原因是时代。在秦汉时期,关中地区风气汇聚、周边的农业非常发达而且人口众多。在地形上来说长安也是易守难攻,作为都城足以睥睨东方。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南方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与发展终于摆脱了"蛮夷之地"的称号,国家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像南方偏移,尤其在南宋之后的南方更是在经济上突飞猛进,而北方则始终战乱不断,经济衰弱,民不聊生,已不适合当做国都。所以在明朝末年来说,当时的吴越之地就是国家的金库,此为建都最适合之地。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