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李焕宇】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提出,光伏将进入发展加速阶段,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长70-90GW(吉瓦),全行业迎来一个持续的规模增长期。
但在这宏伟的蓝图背后,停滞不前的电池效率一直是光伏行业难以跨越的一道坎。目前,行业主流电池——“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PERC)转化效率始终难以突破24%,在风电大型化突飞猛进,氢能也在积极布局的情况下,光伏行业想“更上一层楼”,新技术的助力不可或缺。
10月13日,晶科能源宣布,公司研究院所研发的高效N型单晶硅单结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权威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日本JET检测实验室标定全面积电池最高转化效率达到25.4%,近一年来第四次创造新的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认为,有着更高效率的TOPCon而非异质结(HJT)电池将在未来接棒PERC,成为市场新主流。
除了晶科,包括隆基、中来、东方日升在内的多家光伏企业都在加大TOPCon的产研力度。
TOPCon凭什么接棒PERC?
TOPCon电池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相关研究,2010年以后开始逐步应用于光伏行业,目前其技术已经从在未来会具有优势阶段进入到在当下就有明显产业优势的阶段。
从性能、功率、能量密度和可靠性方面来看,TOPCon电池相比PERC也是全面增强。目前晶科182硅片的单面TOPCon组件量产输出功率已高达620W,双面达到615W,量产效率最高达22.3%,双面率高达85%,相较P型双面率提高约5%-15%。LID和LeTID理论上已接近零光衰,首年衰减低于1%,平均衰减0.4%,TOPCon电池可提供客户30年质保,保证30年后输出功率不低于原始输出功率的87.40%。
另外,TOPCon组件具有更优的温度系数,N型TOPCon组件,晶科的产品能做到-0.30%/℃,相较于P型的-0.35%/℃,使其在高温环境下发电性能尤为突出。其弱光性能以及低辐照角度延长了组件一天的工作时间。结合低温度系数、低衰减以及高双面率的优点,发电率比主流P型双面组件高约3%。
图表来源:摩尔光伏 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