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并购8所教培机构“血亏”,精锐教育被野心”按倒“13年时间跌落神坛(6)

2021-10-12 18:03  新京报

上市后两年内的收购战略和扩张战略为精锐带来了短暂的营收增长--2018年营收同比增长39.13%,2019年同比增长39.51%。不过,这也为此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财报显示,自2018年3月赴美上市以来,精锐的净利润持续下滑。精锐在2015财年、2016财年、2017财年净利润分别为5608.4万元、1.87亿元、2.43亿元,呈现高速增长劲头。然而这种劲头并没有持续下去,精锐上市后的2018财年、2019财年净利润均呈下滑趋势,分别为2.14亿元、1.66亿元,2020财年更是"扭营为亏",净亏损7.69亿元。

2021年最新财报显示,精锐Q2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950.73%。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教培机构线下业务受到巨大冲击,精锐线下学习中心全部关闭。此外,2020年底精锐斥巨资并购的巨人教育也开始走向下坡路。同年12月精锐宣布将巨人教育、天津华英、巨人网校、优毕慧等合并成"新巨人教育"公司,精锐拥有该公司股东身份和董事会席位,但是不再参与实际运营。到了2021年8月,精锐自顾不暇,停止了对巨人的资金投入。而巨人在连续欠薪员工2个月后终于宣布倒闭,留下预付课程费无力退回的"烂摊子"。

27岁的巨人轰然倒下,也让前后多次为巨人"输血"的精锐损耗了大量现金--约9亿元人民币。根据精锐2021年Q2季度财报显示,精锐的负债率高达97.94%,总负债68.51亿。

战略失利背后,精锐近年来高管也是频繁变动。2020年2月,在疫情倒逼下,精锐创始人张熙曾表态,将all in OMO(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就在精锐转型的关键时期,2020年1月31日精锐独立董事张敏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同年2月11日,负责幼儿教育的高级副总裁孟晓强和技术研发中心副总裁马牧原也相继离职,据悉,两者均于2014年加入精锐。

2021年,监管部门加大对教培类机构监管力度,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精锐于今年4月份、6月份、7月份因违规广告宣传接连被监管部门处罚三次,共计罚款金额达264.84万元。而精锐的股价也于今年7月14日首次跌破每股1美元。

7月24日教育行业"双减"政策发布后,精锐收盘股价每股再未超过1美元。8月4日,纽交所向精锐发出警示函--若未来6个月内,连续30个交易日普通股平均收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则会被要求退市。

截至美东时间10月11日下午4点收盘,精锐股价为0.393美元/股,距2018年上市16美元每股的最高股价,下跌了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