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内宫24衙门之一,司礼监如何崛起,成了钳制内阁的利器?(2)

2023-05-23 14:39     360kuai

公元1395年,司礼监的工作调整为:"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等人出门马牌等事,及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从工作范围来看,仍然和行政管理不沾边。就在朱元璋在位时期,这位开国皇帝,废除了延续了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皇帝开始直接负责全国各方面的事务。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司礼监的崛起和内阁的确立,都是皇权统治下的产物。

由于朝政繁重,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朱元璋建立了内阁制度,几个内阁大学士负责起草文书,并且帮助皇帝处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务。在朱元璋、朱棣时代,皇权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里,内阁大学士们仅仅充当了秘书和顾问的角色。至于司礼监,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机构。不过,由于派遣宦官镇守各地的原因,宦官的地位开始迅速提高。到了洪熙、宣德时代,这些明朝皇帝明显没有事必亲躬的"奉献精神。"

明朝皇帝们开始怠政,由内阁大学士查阅全国各地的奏折,然后根据奏折提出方案和建议,再由皇帝进行选择。这一模式形成了著名的"票拟"制度,也是内阁最重要的权力之一。此时,对于内阁上报的票拟,皇帝还会亲自批阅。但明宣宗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公元1425年,明宣宗在皇宫内建立了内书堂,一部分年轻的宦官开始在内书堂读书。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宦官们干涉政务的野心也逐步膨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