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过一个英才:科举盛行的大宋如何补贴“有才却无财”的赶考者(3)

2025-01-21 16:42  360kuai

二、驿券、口券:宋朝政府为举子们开的第一道绿灯

宋朝是一个重文的朝代,统治者本就十分推崇科举考试,在这么多举子因为路费而没法参加考试的时候,宋朝统治者为了笼络住天下读书人的心,增加政权的政治向心力,在立国之初就对偏远地区的举子们给予帮助,以解决他们来往京城参加考试的旅费问题。在开宝二年十月,皇帝曾下诏给西川、山南、荆湖等道的举子们提供往来公券。开宝二年这道诏令中所谓"西川" "山南" "荆湖"等地,即新近被纳入宋朝版图的原属五代割据政权的区域。由此看来,这道诏令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一方面,可以借此安抚新归明的士人;另一方面,借此仁厚,也许能够对尚未归明的士人起到一种招徕的心理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收复南汉、南唐做好政治上的准备。

在诏令中所提到的"公券"其实就是驿券。宋代的驿券就是公差人员入驿食宿的一大凭证,也是其获得政府物质补给的凭证。这种驿券的发放权力一直由枢密院所掌控,所以举子所能拿到的驿券数目与面值也是由枢密院所决定的。枢密院根据赶考的读书人赴京城的一个来回路程来制定相应的发放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