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命运之战:动荡的秦汉帝国生命线(7)

2021-09-29 10:20  360kuai

因为乌鞘岭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天然分界线,至乌鞘岭以东,从太平洋过来的水汽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这也导致河西走廊的年降水量和河南地比起来要稀少许多,其实一个区域如果想满足基本的农耕灌溉的条件,降水量必须在250-400毫米之间才行,如果没有充足的降水量,农业发展就很难维系,那么怎么弥补这样的不足呢?

其实,河西走廊的水资源主要倚仗于南部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祁连山的冰川融水对河西走廊的农耕与游牧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你到过河西走廊你就会发现,河西走廊的农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有水的地方才会有农田,而没有水的地方则会成为荒漠。历史上石羊河、黑河与疏勒河都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补给,而它们都发源于祁连山的冰川融水。

另外,由于河西走廊与祁连山之间具有近1500-2000米的海拔落差,这样的落差就形成了河西走廊与祁连山的过渡带,即地理学所说的垂直地带性。在过渡带之间就会形成大片的草场,这里水草丰美,而且位于祁连山的迎风坡的一面,所以降水也相较于河西走廊更加充沛,而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最理想的游牧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