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对河西走廊与河南地一线长久的控制,汉代效仿秦代开始修筑更大规模的长城,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河西走廊长城最初的由来。
汉代河西长城的修筑东起今天甘肃兰州的永登县,向西至汉代玉门关(今敦煌小方盘城)。后来随着汉代对西域的占据,西汉将长城的修筑范围扩展至新疆罗布泊与昌吉州巴里坤一线。
其实汉代长城的军事选址地也开始变得讲究起来,汉代河西走廊的气候相较于今天更加温和,这里湖泊与沼泽众多,水草丰美。为了防止匈奴南下,汉代在长城选址方面非常重视对水源地与大型湖泊地的占有。
如在黑河下游的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就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军事工事,这里在历史上叫做居延塞,鼎鼎有名的居延汉简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因为这里扼守汉代疆域至内蒙古高原的腹地,早期的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加之这里生态良好,水资源丰富,自然会成为汉帝国首先考虑要防御的地区。
同时汉武帝时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戍边计划,将大量关中地区的汉人移民至今天甘肃与新疆的土地上进行屯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