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正式将契丹更名为辽
当然,由于自身也和唐朝交流密切,契丹人在设置官职时也采纳了很多汉官名称。在取得了渤海和燕云十六州后,中原特色的小农经济被大量灌输进来。汉人和渤海人以农业为本,强调耕田织布、挑水浇园,显然不适合以匈奴突厥传统的手法进行管理。辽国统治者就必须再次搬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分治手法,并促成了南北面官制逐渐的成熟。
正式成型的南北面官制,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套系统,但有些官职的名称却很容易误导人。例如南北枢密院、南北宰相府和南北大王院,初听名称似乎是分属于南北两套体制之下。但其实全都属于北面官,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部门。尽管早期的成员主要由契丹人自己承担,但后来也有出生南方的汉儿加入。显然,这个最为重要的北面官体系,是一个集中帝国精英的政治团体,像往后的满清八旗那样不太注重成员的地域背景。
至于常被人与之对立的南面官体系,实际上仅仅是燕云地区的下一级管理架构。这里继续维持残唐五代的郡县制度,并以相对宽松的模式,有别于日益收缩的中原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