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恒大造车
其实,造车能不能继续下去,供应商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记者21日从一家与恒大造车相关联的供应商处得知,他们跟恒大的项目已经停了。“资本肯定不能亏钱啊,项目该停就得停,至于钱啥时候能要回来就另说了。”这位人士还说,再多的就不能说了。
这家供应商跟恒大的合作很深,目前已经彻底停下项目等待结款。那么别家呢?
从另外一个渠道记者还得知,国际零部件巨头博世、安波福等跟恒大合作的项目还在正常推进,没受什么影响和波动。但是,这样的巨头在跟还没有量产的恒大合作,应该是很强势的,现款现结、不带欠账的。恒大跟这样的巨头谈判,应该还没有太大的欠账底气。
但是,供应商停了项目,这恐怕绝非个例,而是会一家家传导到全部,这对于恒大造车后续来说,是极为被动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就算结清了欠款,能不能再续上,恐怕都是未知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恒大走到今天,不是突然就变成这样的。事实上,恒大造车从2019年就开始。而亮出成果,是集中在今年。
4月的上海车展上,九款恒驰车型一起登场,恒驰5首次试驾,千家媒体探访恒大汽车上海基地,包括复出的戴雷首秀(用流利的中文演讲),恒大汽车半年前造的新闻不断。
尽管还没有量产车,“东方雄狮,傲视全球”的气势却扑面而来。然而,对于恒大造车,市场还是普遍持怀疑态度。毕竟,包括公社在内的媒体探访的恒大上海基地,也只是初具规模,所谓的四大车间,我们也只看到了一个。
而从2019年的一路“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到2020年9款恒驰车发布,再到集体亮相上海车展,并在这段时间内将瑞典NEVS、荷兰e-Traction、卡耐新能源、英国Protean、德国Hofer动力收入旗下,这种“只选顶级,不选最对”虽然让业内见识了恒大的“壕”,但是能不能做到大洋彼岸的贾布斯FF那样的集成量产程度,很难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