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唐蕃古道上出土的金银器之前,我想先带大家读几段资料。第一个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谢弗的一段评论,他说,古代吐蕃的金银器以精良的工艺著称于世,在吐蕃献给唐朝的土贡和礼品的有关历史记载中,一次又一次地列举了吐蕃进贡的大型金制品。他认为吐蕃的金饰工艺是中世纪的一大奇迹。谢弗写过一本著作叫《撒马尔罕的金桃》,是从中亚的视角来看当时唐朝(包括吐蕃在内)的对外文化交流。
在我国的唐朝文献记载中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吐蕃金银贡品的记载。我举几条重要的:在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征伐辽东获胜,当时吐蕃为了祝贺唐朝的胜利,专门派遣了一位使者来长安,这位使者叫禄东赞。禄东赞这个人在吐蕃地位很高,掌握大权,文成公主入藏就是由他向大唐请婚、迎娶文成公主去吐蕃的。当时禄东赞奉命来唐王朝进贡,进贡了什么呢?文献记载礼品中有一件用黄金铸成的鹅,"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属于高大的酒器。到了唐高宗时期,公元657年,吐蕃又向唐王朝进贡,这次贡物中有一座"金城",城上有狮子、象、驼、马等动物形象。此外还有金瓮、金颇罗等。唐中宗时期,吐蕃迎娶唐朝金城公主,又进贡了一批金银器。到了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吐蕃又献胡瓶、金盘,这些在新旧唐书等资料中都记载得很清楚。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吐蕃又献方物,这次贡献的规模特别大,总计有数百件形制奇异的金银器。文献记载当时唐玄宗专门为这批金银器做了一个展览,将它们"列于提象门外,以示百僚"。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唐玄宗作为大唐皇帝,他什么没见过?但是吐蕃进贡的这一大批造型奇异的金银器竟然打动了他,以至于他要专门开一个金银器展览向百官展示。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一看敦煌吐蕃藏文写卷上的记载。其中记录当时吐蕃攻下象雄以后,吐蕃国王和群臣作宴,赋歌一首,其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在山谷里跑马,马不会把金鞍摔碎。"从这样的诗歌内容中我们能够看出,当年吐蕃人在战马上配有金鞍作为装饰。这首诗歌里还说:"在黄金箭筒里,有一支绿松石之箭,不射它,杀不死鹿,射出它,筒子就空了",从在箭上面镶嵌绿松石这一点来看,这属于高档的装饰箭。在古代吐蕃文献中,其对自产的黄金制品的自豪感,可以说跳动于字里行间。
虽然各方文献都记载描述了唐代吐蕃金银器,不过作为普通观众,可能没有太多机会能够看到那个时代吐蕃金银器的实物。所以我们也通过像在四川博物院布置展出唐蕃古道出土金银器这样的展览,来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