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的性格悲剧,其根源就在母亲甄宓去世,给他的童年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关于甄宓的逝世,历史上有两种说法。《魏略》记载是因曹丕的贵嫔郭女王向其进谗谮害,导致甄宓蒙冤而死。而《资治通鉴》则说是因为甄宓对曹丕宠爱郭女王,而轻待自己有怨言,自遭灾祸。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了一点,甄宓的死,郭女王难辞其咎。
曹叡继位后,不断向已成为太后的郭女王追问为何要害自己的生母,将郭太后生生逼死。但曹叡并不甘心,在郭太后下葬时,还令人将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目的就是让她的灵魂都无处伸冤。虽不是亲生母子,但作为太后的郭女王却是曹叡名义上的母亲。如此决绝逼死母亲,曹叡亲手打破了传统封建的人伦观念,此例一开,罪在千秋。
过度荒淫,金乌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