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涉及到清朝所面临的局面。早在清朝准备反击沙俄前,康熙刚平定三藩之乱不久,所要面临的局势异常复杂,西有准噶尔汗国,北有沙俄,内还有反清复明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来势冲冲。在康熙眼里,准噶尔汗国的问题大于沙俄问题,只因噶尔丹在东征中,推进的非常快,喀尔喀蒙古根本挡不住。
急于签订条约后,康熙就开始对噶尔丹进行军事打击,1690年,签订条约第二年,就开始对噶尔丹进行了三次远征,史称:三征噶尔丹。不过,事情总会有两面,坏的一面,就是准噶尔汗国给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好的一面,促成了喀尔喀蒙古成了清朝的版图。由于噶尔丹不断对喀尔喀蒙古进行军事打击,占领了大部分领土。
此前的喀尔喀蒙古,只是臣服于清朝,并没有内地官员到此驻守,是属于一个国家的。噶尔丹击败喀尔喀蒙古政权,迫使他们南迁,也就是说,康熙三征噶尔丹时,喀尔喀蒙古政权已经没有了,当康熙三征噶尔丹时,也就是在开疆拓土,在三次军事打击下,噶尔丹死去,清朝不仅收复了整个喀尔喀蒙古,还获得准噶尔汗国一些领土,也直接变成两个国家的接壤。从1690年到1696年,三征噶尔丹宣告结束,清朝获得庞大的领土。
从康熙这么急发动对准噶尔汗国进行军事打击,可以看出,准噶尔汗国已经成了清朝巨大的隐患。虽然准噶尔汗国进攻喀尔喀蒙古,是为了夺得人口和领土,也没想过要和清朝开战。但从一个统治者角度来看,谁也不知道将来的局势会怎么样,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才是最好的结局。但急于签订条约,也丧失了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为界的以东庞大领土,实在是一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