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事能力弱吗?从雍熙北伐浅析宋朝军事制度的优缺点(6)

2024-01-10 10:42     360kuai

各位想想,北宋政府再有钱,若长年养着一百多万的军队加上约三百多万的军人家属,这钱也省不了多少了吧?那宋太祖当年究竟是为什么要建立这样靡费的募兵制呢?他老人家的是这样说的,"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 则有叛兵而无叛民。"意思是遇到灾荒之年,朝廷特意在灾荒之地招募饥民,流民中的健壮者为士兵。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即使爆发民叛,可是兵"仰食于官",他们非但不会参加叛乱,还会奉旨对人民实行镇压。丰收之年,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有军队哗变,也只能是孤立无援。

这种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达到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的目的。其实从社会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宋太祖也算高瞻远瞩,毕竟两宋加起来有整整319年之久,超过了唐、明、清!除了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还真没有大型的起义叛乱。然而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安定,是以军队的稳定性为代价的。军中军吏克扣军饷的现象十分常见,禁军生活都很困苦,特别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士卒,深受将校欺凌和虐待,以致常常发生兵变。由于北宋的募兵制是出于"养兵"的目的确立的,所以禁军的招募标准便成了个笑话,所招者往往都是些饥民,所谓"兵强马壮"不过是虚妄罢了。

其次,募兵也好,征兵也罢,一支强军定然离不开一个懂兵的将领,这里说的"懂兵",不仅指懂军事、会打仗,还要会练兵、知兵。老话说得好,将为军胆,但笔者认为,将远不止兵胆而已,一个与兵同休的将领,定然受士卒们的爱戴,士卒们信任他到了愿为之效死的地步,那么这支军队就有了军魂,一个有意志、有纪律、有勇气,并且有着杰出战略指挥和战术配合的军队才是无敌之师。而禁军虽待遇优厚,但因为更戍制的缘故,而缺少一个知兵的将领,此乃兵家大忌。那么,什么是"更戍制"呢?即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地方,定期轮换,但将领却不随之调动,正所谓"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