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事能力弱吗?从雍熙北伐浅析宋朝军事制度的优缺点(8)

2024-01-10 10:42     360kuai

而士大夫们在历经了毫无尊严、地位可言的乱世之后,迫切地想要恢复文臣的尊崇地位,所以极力地向君主兜售儒家思想以重建封建礼教秩序。恢复封建秩序自然是要加强皇权,树立君权神授的神圣地位,这符合皇帝的利益,所以赵匡胤与手下这批文臣不谋而合。北宋统一地方政权后,朝廷便开始颁布一系列尊儒崇文以重建封建秩序的政策。所有的政策都秉持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制定,如前文提到的针对节度使的一系列分权措施,再如大开科举,提高文人社会地位,文臣担任枢密使等等。

如果用"重文轻武"来形容宋太祖时期的政策倾向的话,那么宋太宗以后便是真正的、持久的"崇文抑武"了。宋太宗得位不正,故时常担心太祖之子会篡位,而这种担心便在其第一次北伐亲征时差点实现了。当时宋军溃败,太宗中箭,易装潜逃,杳无音讯,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开国勋贵们便拥立太祖之子继位,这时候,太宗还朝,拥立事件便虎头蛇尾地结束了。然而太宗便开始了事后清算,开始大力打击武将。

在雍熙北伐也失败后,太宗北上收复幽云的壮志便烟消云散了,整个北宋的政治倾向转变为"守内虚外"和"崇文抑武",武将的权力一削再削,其地位一落千丈。在北宋远超唐代的科举规模和官、职、差遣分离的官僚系统下,社会很快便形成了尚学、崇文的风气,不仅民众以入军籍为耻,武将勋贵们的后代亦失去了尚武精神。

直到几十年之后的仁宗朝,先有侬智高造反,后有西夏攻宋,几次军事行动的大败使仁宗开始意识到武将的重要性,仁宗本欲兴武事以对外,然朝中早已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武将们大多萎靡不振,失去进取之心,唯一一个名将狄青,在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后,遭到满朝文臣的打压,最后落得个惊惧而死的悲惨下场。同时,过于优渥的文臣待遇和易于升迁的文官体系,使得大多读书人亦丧失了进取心,成为了尸位素餐、愚不可及之辈。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