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刘穆之的去世,如果上天愿意多给刘穆之几年生命,那么刘裕很可能会长期留守关中,以刘裕的能力经营关中数年,必定能使关中成为刘裕新的大本营,甚至刘宋政权会定都关中或许也未可知,毕竟关中的战略地位是尽人皆知的。
其次是刘裕本人的生命,他从关中退兵到他去世,期间只有三年时间,也即刘裕最多只有三年时间让他去完成统一大业。但这显然太难了,毕竟他需要面对两个难题需要去解决:
一是刘裕需要时间更新兵种。刘裕的主力是从南方带来的步兵,其中尤以北府兵为其主要军事班底。虽然在北伐过程中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骁勇善战。但是再往北跨过黄河进入华北平原,面对机动性极强的北魏骑兵,南方步兵的缺陷就会慢慢暴露。因此刘裕需要时间在关中组建一支北方军队,尤其是需要有一定规模的骑兵部队。如同当年刘邦在关中以秦国的关中骑兵为骨干组建汉军骑兵部队一样。二是刘裕需要用时间来换取有利战机。南燕和后秦被刘裕灭亡时,都是国势衰微而且出现内乱。但是刘裕占据关中之后,他的对手北魏政权和胡夏政权都是处于国势上升期,国内没有大的内乱。这种情况下,本就处于兵种劣势的刘裕就更需要时间去等待新的战机或者需要更多时间去创造新的战机。综上,刘裕的北方虽然未竟全功,但是已经可以算非常成功的北伐了。而之后退兵的直接原因应该是刘穆之的病逝导致后方不稳。而最终没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刘裕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继续向北推进的战争准备,同时因为北魏和胡夏政权尚未出现内乱,导致刘裕没有时间去等待和寻找新的战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围炉品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