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消失了,快得连再见都来不及说(5)

2021-08-07 11:43     时代周报

阳海说,在企业改制以前,客运中心也做了很多市场化探索,比如让客运大巴开进校园,和医疗、康养机构合作,调派党史学习专线车等。" 作为老工业城市,攀枝花有川南一带最好的医疗机构和学校,这里也成了川南地区读书和养老的圣地," 他说,攀枝花的城市定位是阳光康养之城,和这些机构做市场化合作,可以为企业市场化运作带来一些启发和效益。

在大城市,这些动作是客运站能做的市场化变革。但在乡镇,客运站能做的没多少。比如远在普雄镇的村民,可以赶着马车上医院,再不济还有三轮车、黄包车,甚至以价格低廉著称的 " 慢火车 " 进城,去西昌、攀枝花,毕竟大城市的医疗总比乡镇的好。

三轮车也是小镇通行的主力之一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蒋文云也知道,那个充满回忆的汽车客运时代已经结束了。但他没有离开的想法,他说自己是越西干汽修的人,闯荡到这会儿,日子还过得下去。" 我也想过到更大的城市,但乡村的日子就这么一点点地变化,我也被这个客运站汽修厂困住了。"

他口中的 " 困 ",是眼下还要肩负起对黄包车——四川乡村客运的安全检查。

四川农村客运模式是否会成为汽车客运站的替代品,这还不可知,但它似乎只适合在乡镇一级存活。到了城市,这样的乡村客运和大型汽车客运中心一样,举步维艰。而有公益性质的汽车客运站,与为了生存而跑活的运输公司或者个人都在穷尽所能,力挽狂澜。

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汽车客运站都已经走上了消亡之路,无论是在小镇还是大城市,它们都像曾经可以自由飞翔的大鸟,而今已经收起了翅膀。这些曾经带着人们到大城市逐梦的的马路天使,逐渐成了人们的模糊回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