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消失了,快得连再见都来不及说(4)

2021-08-07 11:43     时代周报

数十年前,为炼钢而生的攀枝花是中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不断流入的人口推高了这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十几年前,攀枝花钢铁产业开始结构调整,钢铁冶炼基地搬迁到西昌," 钢铁关联的产业很多,很多企业也因此搬离了。这些年,攀枝花成了人口流出的城市。"

为了证明这一点,阳海特意查了一下攀枝花汽车客运站历年的客流统计。2015 年 73 万人,2017 年变成 62 万,到 2020 年,客流只剩下 47.8 万人。" 当然,钢铁产业调整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铁路对汽车客运的冲击也很明显。"

比如 2019 年的雨季,成昆铁路出现大面积塌方,运输一度中断," 那一年客流又涨到 73.3 万人,这就证明铁路对汽车客运有很大影响。不过到 2020 年,因为疫情原因,客流又跌了三成多。"

还有不断增加的私家车和网约车的普及,使整个传统客运行业陷入了生存困境," 现在是最恼火的阶段,大家都在想办法求生存,求发展,都在想办法。全国的情况我不敢说,但整个四川都是这样的。"

更大的浪潮或许还在后面。

建设中的成昆复线铁路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正在建设中的成昆复线铁路,预计在 2023 年完工。那条铁路的使命是客运为主的高铁,以跑慢火车闻名的旧铁路则主要承载货运。

" 汽车客运很可能要在市场上消失了。当然,这是我个人悲观判断哈。" 阳海如是说。他所在的攀枝花汽车客运中心就在去年进行改制,从事业单位改成国企,还优化人员配置——人员从原本的 100 多人,精简至现在不足 40 人。

砍掉没有利润的线路,是客运站普遍用来扭亏的方式,人员精简也是一种手段。城市的客运站如此,乡镇客运站亦如是。蒋文云所在的普雄客运站,也将人员精简,从原本的 12 人精简至 3 人。

留下的,也开始了自己的存亡之战。

" 再远,就被铁路碾压 "

铁路的优势是快和准时,缺点是火车头到不了没有铁轨的地方。这个短板,成了汽车客运站夹缝生存的空间。

乡村客运站能做的改革,没有多少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改制后的攀枝花汽车客运中心曾研究过,在客运站辐射范围 200 公里到 300 公里左右的区域里,开发一些火车到不了的地方专线," 再远,就被铁路碾压了 "。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