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李鸿章同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一同出席《辛丑条约》签订仪式。在条约文本上,李鸿章用颤抖的双手拿着毛笔,颤颤巍巍的在条约文本上画出了一个形似"肃"字的签名。
《辛丑条约》带来的屈辱不需细说,这种屈辱一旦弥漫在我们脑海,条约上的每个字仿佛都透露着当时的无奈和辛酸。这种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现在许多人在看到李鸿章画出的"肃"字时会演绎出一套悲凉的情景。
"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看上去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有人在文章中如是说。
还有人结合李鸿章的"肃毅伯"爵号,认为李鸿章在这里写"肃"字是有意嘲讽清廷:既然这屈辱的条约非要老夫签订,那就将你赐予我的封号写在这里,免使老夫遭万世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