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当时的官僚一样都以为:"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 万不能及"(《筹办夷务始末》),只要有最先进的武器就无敌于天下了。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问:"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在历数李鸿章所办洋务各案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吾敢以一言武断之曰: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此近日举国谈时务者所异口同声,而李鸿章实此一派中三十年前之先辈也。是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其适形其丑,终无所得也,固宜。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