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虏伯大炮救不了李鸿章,更救不了大清朝(4)

2021-10-02 20:19  360kuai

清朝洋务派走遍全世界考察军火,经过认真对比研究认为,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最先进。李鸿章后来在给醇亲王的信中称:"惟德国克虏伯四磅钢炮可以命中致远,质坚体轻,用马拖拉,行走如飞,现在俄德英法各国平地战阵皆以此器为最利……"。

克虏伯大炮寄托了李鸿章的希望,"KRUUP"作为外来词,清朝希望大炮能够克虏制胜,因此取名"克虏伯",世界著名的大炮被李鸿章和大清看作是胜利的保证。

1871年李鸿章同克虏伯公司就签订了第一个采购合同,一下子就从德国订购了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这些大炮首先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主要用于稳固京畿地区的防务。

据德国方面的资料,从1871年至1911年,德国克虏伯公司向清政府提供的各类火炮共计2424门。从北起辽宁大连旅顺炮台、天津大沽口炮台、中经威海卫炮台、宁波招宝山炮台、闽江口长门炮台、厦门胡里山炮台、南至海南秀英炮台,克虏伯大炮威风凛凛,防守千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