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虏伯大炮救不了李鸿章,更救不了大清朝(5)

2021-10-02 20:19  360kuai

李鸿章对克虏伯大炮是很自信的,对千里海防也是信心满满,再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发出由衷的感叹:"东炮台与崆峒、芝罘两岛鼎峙海门,天然关隘,渤海千余里,固若长城矣。"

李鸿章的固若长城,不过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克虏伯大炮不是万能的金箍棒,支撑不起大厦将倾的清朝。

在甲午战争时期,清朝军队的军备要远远超过日军,在战场上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实际上达到1000门以上,而且口径巨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炮力的至少10倍-20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着绝对优势。日本仅给每名士兵配备8发子弹,而清军士兵的炮弹、子弹在仓库里却堆积如山。

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壤战役,清军丢弃大炮48尊,步枪10000余枝;鸭绿江防之战,丢失大炮78尊,枪4400枚;大连湾、旅顺口失陷,日军缴获大炮270多尊,枪600枝。李鸿章哀叹,淮军部队遗弃大炮,"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复吕孙镇》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