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大臣纷纷争功,只有一人不说话,朱棣:你就是第一功臣

2021-09-14 13:59  360kuai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族,生前最高的爵位只能是公爵。

明朝的公爵也有区别,最高等级的是"开国辅运"公爵,例如名将徐达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其次的是"奉天靖难"公爵,再次是"奉天翊运"公爵,最后是"奉天翊卫"公爵。"开国辅运"公爵必须是参与朱元璋开国的大臣,例如徐达、邓愈、李文忠等人。而"奉天靖难"是必须参与过朱棣"靖难之役"的嫡系部队才有资格。朱棣登基后,封了4位"奉天靖难"公爵,分别是丘福(淇国公),张玉(荣国公)、朱能(成国公)、张辅(英国公)。其中,排名第一的丘福,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是个传奇人物。

丘福,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老乡,朱元璋称帝那年,丘福才25岁,还只是一个百夫长。后来,跟着燕王朱棣镇守北京(时称北平),被提拔为燕山中护卫千户。朱棣刚刚起兵发动靖难时,丘福是主要参与者之一,《明史纪事本末》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