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一家亲的由来,两个省原本是一家人,清朝为何分家?

2021-06-20 16:30  360kuai

陕西省和甘肃省是我国西部两个重要的省份,甘肃省和陕西省的关系比较亲近,俗称为"陕甘一家亲。"认真的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甘肃省和陕西省确实曾经是一家人,直到清朝统治的初期才分家。那么,在明朝统治时期,甘肃和陕西渭河被合并。进入清朝统治时期,两个省份为何又会分家呢?今天,我们就聊聊陕西与甘肃两个省的关系。

首先,我们聊一下文化。认真的说,甘肃地区的陇上文化与陕西地区的关中文化,有很多相互连接的地方,两个地区的文化属于同一文化圈。从饮食、风俗和口音来说,两个省份也是比较接近的。甘肃与陕西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汉朝统治时期,汉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

其中,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和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甘肃省的地名都很有意思,例如武威、张掖、酒泉等等,都是汉朝时期留下的。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一旦内部地区的局势彻底稳定,就会全力向西发展,进而打通丝绸之路。但在古代历史上,甘肃地区的国防形势非常紧张,在甘肃地位的北面、西面和南面,都有各种类型的游牧政权。从汉朝到明朝,这一问题始终没有被解决。

在宋朝统治时期,甘肃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在西夏政权的控制之下,与宋朝展开了长期的对峙。宋朝仅仅控制了甘肃的最东部,从而拱卫关中地区。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原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疆域辽阔,为了进行全面的管理。元朝把全国划分成了10个行省,甘肃行省就是其中之一,甘肃行省的管辖区与当年的西夏国非常相似。

元朝虽然打下了辽阔的版图,但是统治的时间并不长。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与此同时,明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明朝军队逐步占领了华北、西北等地,请注意,元朝败退蒙古草原以后,并不甘心。元朝势力还拥有很强的势力,为了再次控制中原,北元朝廷开始不断组织力量南下。

由于战局的变化,明朝与北元政权的对抗,形成了华北和西北两个战线。其中,西北前线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因为西北地区距离蒙古草原很近,距离中原王朝则比较远。尤其是甘肃地区,北面和西面都面对蒙古势力的威胁。其实,明朝并没有完全控制甘肃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民政经济,还是国防建设来说,甘肃地区都无法建立一个行省。

因此,早在明朝建立的初期,明朝在建立各个行省的时候,把甘肃地区划入了陕西省管理。为了应对蒙古势力的反扑,明朝还在西北地区设立了三边总督,统一指挥陕西、甘肃等地的驻军。因此,明朝的陕西省面积非常大,其实相当于将近3个省。但是在明朝的很多公文中,有时候会把甘肃单独列出来。

甘肃地区并入陕西省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方便指挥,但在清朝入关以后,这一问题彻底解决。在此之前,中原王朝需要面临北方游牧政权的威胁。清朝入关以后,继承了明显的行政区划。起初并没有进行改动,但是在平定了南明政权以后,清朝越来越感觉陕西省的面积过大。西北地区民风彪悍,由于各种原因,西北地区容易爆发农民起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庞大的陕西省对清朝的统治非常不利。因此,清朝采用了省份分家的策略。起初,建立了陕西左布政使和陕西右布政使,分别负责陕西和甘肃地区的事务。到了康熙五年,清朝决定陕甘分治,重新组建了甘肃省。虽然甘肃与陕西已经分家,但两个省曾经是一家人,而且文化、风俗等各方面都非常接近。

清朝的疆域也非常辽阔,在清朝统治时期,甘肃省的管辖区达到了巅峰。当时,甘肃省包括现在的甘肃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东部、新疆东部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由于甘肃面积辽阔,一个省能够体验不同的风情。至于甘肃省近现代历史上的区域变化,则是20世纪的事情。甘肃和陕西曾经是一家人,即使目前不再是一家人,也有各种亲密连续。在我国各个省份中,只有西北和东北的省份关系如此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