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口锐减50万,这座城市房价跌回14年前(2)

2021-06-20 09:51     时代周报

人口规模回到80年代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20世纪50年代初,受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国家产业政策影响,牡丹江的森林工业、橡胶、机械等行业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曾经拥有全国最大的拉舍尔毛毯生产厂、亚洲最大的木工机械厂、全国第二的水泥厂等诸多企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口的集聚。牡丹江2020年统计年鉴显示,1952年全市户籍人口63.63万人,1990年人口增长到253.77万。在这段近40年时间里,当地人口增长了差不多4倍。

1993年,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国企转制影响,中国过往的计划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作为进入计划经济较早、退出较晚的牡丹江,一度面临企业停产、职工下岗等问题,经济低迷长达十余年。

2007年,牡丹江推进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但1990—2010年的二十年,牡丹江户籍人口仍然保持增长,在2010年达到了279.87万的顶峰。

2010年之后,牡丹江人口逐年减少。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牡丹江全市人口为229.02万人,与2010年的279.87万人相比,减少50.85万人,下降18.17%,年平均增长率为-1.99%。目前牡丹江229.02的人口规模,相当于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1980年户籍人口221.7万人)。

“等孩子去南方读大学后,大部分家长都会跟着去南方了。”在牡丹江工作、生活的王伟(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校的中小学生数量也反应了牡丹江人口萎缩的现状。根据2020年牡丹江市统计年鉴,1990年中学和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5.51万、29.25万,到2010年,人数下降到14.04万、13.7万。2019年,中学生和小学生的人数进一步下降到10.83万、9.67万。其中,小学生的下降规模远大于中学生。

图片来源:牡丹江2020年统计年鉴

2020年7月,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牡丹江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报》提到,“90后”、“00后”成为牡丹江流出人口中的主力军,比重达27.1%。原因主要是牡丹江经济欠发达、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市化水平不高,缺少能牵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导致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缺少吸引力,加剧了人口外流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外流。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