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后,宴席逐渐从一人一席,过渡到多人一席,于是又有了座次和席次的区别。一般以南北开席为敬,以与主人距离的远近表现尊卑。
隋唐以后,在多人一席的宴饮中,人们往往以左为尊。
等到了宋朝,随着四方形八仙桌的出现,人们开始以南向为尊,西向为上,东向次之。也就是坐在东面的客人地位高于西面的,敬酒时按从东向西的顺序进行。
明朝为了防止大臣们哄抢座位,保证宴会有序进行,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正中,坐北朝南,御宴摆放在御座东西;皇太子位安置于御座东西向;诸王位于殿东西两向;群臣四品以上位于殿内两侧,五品以下位于东西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