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立后减少藩王食封并对其恩威并施使诸侯王鲜有作乱者(3)

2021-10-08 11:59  360kuai

减少诸侯王的食封收入,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重要的在于政治意义。《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中,范晔在"论"中写道:"晏子称:'夫人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谓之幅利'。言人情须节以正其德,亦由布帛须幅以成其度焉。明帝封诸子,租岁不过二千万,马后为言而不得也。贤哉!岂徒俭约而已乎知骄贵之无厌,嗜欲之难极也!故东京诸侯鲜有至于祸败者也"。

把"东京诸侯鲜有至于祸败者也"完全归结为"俭约",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不过,光武帝后的数十年,诸侯王食封的多少,全凭皇帝"恩赐",确反映了皇权的强大,中央朝廷对各诸侯王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西汉初期的那种诸侯王割据的形势已再无法重演。所以诸侯王尽管"骄贵",也终无力与皇帝分庭抗礼了。恩威并施的政策

东汉明、章、和帝各人的性格不同,但对于诸侯王的控制均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东汉前期的皇帝,不像西汉时期的皇帝那样,对违法越制的诸侯王动辄"除国"或处以极刑,而多采取宽容态度。

这并非皇权无力,而是当时诸侯王的势力已不足以构成对皇权的威胁。因此,皇帝也乐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容忍他们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