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中国1000年」114:再受天命的闹剧,王莽代汉的预言(6)

2021-09-15 07:59     360kuai

眭弘久习《春秋》,有弟子数百,可以说是一方名儒。对他而言,上这份奏章并不是在作死,而是在践行儒家"承顺天命"的政治理念。换句话来说,就是皇位天授,天下不是一家之天下,应该有德者居之。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唯心论的民主理念。

但当时的霍光可不管他说这个话的依据是"春秋"还是"夏冬",在他看来,这种改朝换代的言论就是在找死,于是,毫不留情地把眭弘的脑袋砍了下来--这也让后世很多儒生给霍光下了个"不学无术"的定论。

昭、宣之后的几任皇帝懦弱无能,兼并之风严重,吏治腐败,异象频现,百姓流散,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使得儒家子弟们更加坚定了思想改制的理想。

刘欣继位后,面临的是外戚势力的挑战和傅太后的压制,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衡措施试图收回权力。同时他身体不好,又急需要子嗣。因此也希望通过改制的动作来增加威望,消弭祸端。于是,这就给了俟候时机已久的儒生们一个绝好的机会。

在他颁下的诏书中,大赦天下,自上尊号,改元太初,调整漏刻等动作其实都是表象,其深层次的意义在夏贺良给他的谏言中的一句话:再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