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对匈奴是何态度?(5)

2021-08-18 16:39  360kuai

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南单于比死,汉遣"中郎将段彬将兵赴吊,祭以酒米,分兵护卫之",及比弟左贤王莫立,汉又"遣使者玺书镇慰,拜授玺绶,遗冠帻,绛单衣三袭,童子佩刀,绲带各一"。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南单于驻地发生蝗灾,大饥,"禀给其贫人三万余口"。由于东汉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南匈奴有力支持,实行种种抚优政策,连获纳降,使南匈奴人口繁衍很快,至永元二年(公元90年),"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常备兵)五万一百七十"。

较之内附时的四、五万人,竟增四、五倍之多。此外,由于南匈奴得以入居塞内,分布缘边八郡与汉人杂处,有更多的机会吸收农耕文化,特别是东汉后期(140年)以后,南单于庭迁至西河郡离石(今山西离石),继而迁至汾阳(山西临汾),更易于两种文化的交融,随属国郡县化步伐的加快,更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一部分已由牧转农,至东汉末时,大都从事农耕与编户同。

二、东汉对北匈奴

北匈奴见南匈奴附汉后十分惶恐,主动归还新掠汉人,以示善意。"钞兵每到南部下,还过亭侯辄谢曰:自击亡虏日逐耳,非敢犯汉人也"。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夏五月,"北单于遂遣使诣武威求和亲"。翌年秋八月,"复遣使诣阙,贡马及裘,更乞和亲,并请音乐,又求率西域诸国胡客与俱献见"。然而,东汉政府却对北匈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