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开始,监测员赵平几乎每天都会记录亚洲象的活动轨迹和肇事情况。一旦有冲突发生,赵平就会去实地了解情况,“以前我们也对大象不熟悉,经验都是这么来的”。在赵平的记录中,曾有亚洲象因为听到狗叫声,想攻击狗而推翻围墙闯入村民住宅,在此之后,监测员们往往也会提醒村民,当亚洲象在附近出没时,最好将狗送离村庄。
勐海县亚洲象监测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深一度记者,几年前,亚洲象通常在离村寨较远的山林活动,从2018年开始,亚洲象越来越靠近公路,如今基本都在公路沿线活动,离村寨越来越近。
被钢管栏杆围起来的香烟箐村
“围不了象,那就把人围起来”
在此前的数据统计中,成年公象的攻击性很强,伤人事件通常发生在人与独象之间。而眼下,勐海象群伤人事件的“肇事者”却往往是群象中的母象。
在当地村民看来,这或许与2015年6月象群中两头幼象因食用有农药残留的甘蔗和杂草后中毒死亡有关。勐海县勐阿镇监测员普宗信回忆,当时,警察用防爆枪发射催泪弹,把围着中毒幼象的象群驱赶到附近山林,以便专家在现场对两头幼象尸体进行解剖并送去化验。
此后,这一象群变得暴躁起来。次年,勐阿镇在两个月内接连有3位村民被群象攻击致死,其中有两位是住在田地边窝棚里的老人。事发时,都是群象夜间在农田觅食,发现窝棚内有人后开始攻击。从那时起,镇上开始“谈象色变”,勐海县成立亚洲象监测队,开始对亚洲象行踪进行通报。
23岁的“索批多”是象群中攻击性最强的母象,它经常独自闯入村寨,见到人或听到动物的声音后会主动攻击。赵平说,在群象袭击人的冲突中,基本上都有“索批多”的参与。
人们很难去控制野生象群。至今,唯一一次经过官方许可的抓捕活动在1972年,上海动物园为捉捕一头象群中的幼象,在征得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后成立捕象队,于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内展开了一年的抓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