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数”如治水 探寻科技与社会的多线黏合——2021数博会专家观点

2021-05-28 15:08  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黎梦竹)5月26至28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行。期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围绕"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治理",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机制,对数字化转型在技术侧和社会侧的变革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数字治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治“数”如治水 探寻科技与社会的多线黏合——2021数博会专家观点

她表示,技术与社会二者的互构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演进的基础。信息技术变革带来了信息基础设施普及,推动劳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连接和资源分配权,进而推动法律制度、文化及治理的创新与提升。制度创新也为技术发展和规范助力,形成反馈的闭环。

数字化转型从技术侧和社会侧两个视角出发观察。从技术侧看,数字化转型就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并不断基于生成的数据,从而趋向智能化的过程,强调数据的自动生成与有序流动。相比于工业时代的线性发展,网络协同、在线聚合使得数字时代呈现跃迁趋势。社会结构更加扁平化,个体的活动和行为轨迹可以被还原,扁平化、网络化、微粒化构成社会视角观察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特征。

生产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主体力量新的对比。从企业层面看,平台企业迅速扩展,实际已经有"公共承运人"的角色,围绕平台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社会层面看,个体的声音被放大,群体的情绪在网络空间被及时地呈现出来。政府层面看,治理难度大大增加,这些变化扩大了治理的边界,提升了治理问题的复杂度,为政府监管治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