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四策,是实行得最失败的一策。
公元1644年四月,李自成派使者到达山海关,使者带来了犒劳吴三桂的四万两白银,带来了封吴三桂为归命侯的诏书,带来了父亲吴襄给吴三桂的招降信。
面对李自成的厚待和挟持人质式招降,吴三桂没有做大明孤臣,他愿做孝子,准备向李自成投降。
于是,吴三桂整备军马,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第二次前往北京,此时,吴三桂幻想的是,到北京后,李自成会怎么兴师动众地欢迎自己呢?父亲吴襄、爱妾陈圆圆会怎么慈爱眷恋地迎接自己呢?
毕竟,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给李自成带来的,是能与满清八旗军分庭抗礼的关宁铁骑,是一群作战勇猛、指挥有方的精锐将帅,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山海关,有这些保家卫国、抵御满清的精兵良将、金汤城池,李自成没理由不重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