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人数最多时,编有步兵2协(旅)共4标(团),骑兵、炮兵各1标,工程、辎重、机关炮、军乐、警察各1队(营),总计1.2万余人。因为肩负着保护皇室的职责,所以禁卫军不仅享受着最好的待遇,而且装备最为精良,拥有国内仅有的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以及24-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
禁卫军官员出访奥匈帝国
禁卫军组建完成后,由载沣统率、调遣,贝勒载涛、毓朗和陆军部尚书铁良同时担任训练禁卫军大臣,军中骨干莫不是满清贵胄。载沣希望一旦局势有变,可以借禁卫军来保护皇室、扭转时局。然而让人大感意外的是,这支最让清廷信得过的劲旅,在王朝覆灭之际竟然没做丝毫的抵抗,便眼睁睁地看着江山易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要从武昌起义爆发后的局势说起。
武昌首义后,国内纷纷响应,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竟有15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使得清朝的半壁江山变色,而名义上仍拥戴朝廷的省份也多持观望态度。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载沣本想动用北洋三镇南下"平叛",但却尴尬地发现,自己根本就指挥不动这支唯袁项城之命是听的军队。载沣穷苦无计,最终在庆亲王奕劻等人的建议下,被迫搬请袁项城"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