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的"态度"
《三国演义》关于"正统"和"敌友"的基本逻辑,大抵如下:
刘备是经汉献帝刘协"认证"的汉室宗亲,故而代表"正统"--刘备最核心的敌人,是曹操,故而曹操是最大"反派"--最大反派曹操,虎视江东,根据"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法则",则江东应属"正面"--孙氏是江东"之主",故而,孙氏当居江东"正统"……
这个基本逻辑之内,周瑜诸葛亮的"小逻辑",可概括如下:
诸葛亮"臣本布衣",被后世舞文弄墨的太多"布衣"读书人,认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绝对高度";周瑜跟诸葛亮做对,甚至多次起意要杀掉诸葛亮,故而周瑜可恶!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早晚是"孙刘联盟"的障碍,既生瑜、何生亮,气死活该!死的好!死的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