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中,只有曹操称得上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等,辞藻雄浑、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以及强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开启了建安文学这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此外,他的后代曹丕、曹植等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这样的家族,在历代统治者中都比较少见。
曹操的最大道德缺陷:战争罪
曹操虽在自己的诗中感叹百姓百不存一、生灵涂炭,但他自己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之一。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他多次作出屠城的暴行,尤其在攻打陶谦势力的过程中,他甚至将数十万手无寸铁的流亡百姓驱赶至泗水中,残杀殆尽。虽然其中有削弱敌人、节省粮食的目的,但毫无疑问,用我们当今的话来讲,这些都是战争罪。
至于曹氏篡汉,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奸恶行为。东汉的灭亡,虽然有天灾的原因,但本质上是其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经济等问题逐渐累积、爆发的必然产物。曹操不是汉朝灭亡的罪魁,相反他甚至在名义上延续了汉王朝的存在。而且曹氏对于汉献帝也算是保证了善待,这与后世篡权者屡屡将前朝皇室杀光的行径比起来,算是文明得多。
总而言之,曹操家族代汉,并不能被视为罪行;刘备姓刘,也不能说明他的政权就具有道德性。那些军阀所代表的势力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只在于是否维护了中原文明、恢复了社会生产、能否让百姓安居乐业。《三国演义》毕竟只是文学作品,不能用来当作考证历史人物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