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归降曹操后,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2)

2025-08-04 09:22  360kuai

首先,徐庶本名福,本是寒门子弟。中平六年(189年),徐庶为人报仇,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后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气节去求学。由此,对于年轻时期的徐庶,可以称之为一位快意恩仇的侠士了。当然,在一番挫折之后,徐庶终于醒悟,走上了求学之路。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后,引起了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的讨伐。在此基础上,中原之地自然陷入到战乱中了。对此,徐庶为了避乱,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到了荆州之后,徐庶结识了诸葛亮,关系友好。因此,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徐庶和诸葛亮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情谊。而这,也是诸葛亮和徐庶各为其主之后,前者依然在打探后者消息的重要原因。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在此期间,徐庶选择投奔寄居于荆州的刘备。

值得注意的是,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对于徐庶来说,之前一直处在荆州,却迟迟没能获得荆州牧刘表的赏识。所以,在汉室后裔刘备来到荆州之后,徐庶自然主动前往投奔,想要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徐庶并没有嫉妒贤能,而是主动为刘备推荐更多的人才。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于是,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