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读书少也可以是儒将,一武将却死于太过相信仁义

2021-03-22 17:30     360kuai

明朝的开国勋臣中读过书的将领非常少,但是从徐达、常遇春到汤和、胡大海,这些将领却都表现得温文尔雅。既有武将的勇猛无畏,又有文臣的风度翩翩,称之为儒将一点都不为过。这也是明初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与朱元璋对于儒学的提倡和重视有莫大关系。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朱元璋的团队深深地打上了朱元璋的烙印。以武入文,融文入武,这其实也是朱元璋能够从一介布衣成为开国皇帝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儒将中,胡大海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胡大海常常跟人念叨一句话:"我是武将,没有读过多少书,行军打仗只知道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杀人,不掳掠妇女,不毁坏百姓的房屋。"这三点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仁义。所谓仁义,其实就是以人为本。仁者,人也。做任何事,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从别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以别人利益作为主要出发点行事。放到治理国家上来说,仁义表现为仁政。仁政的出发点就是个人的集合体,百姓、民。仁政者,以民为本。用到行军打仗上来说就指仁义之师,仁义之兵。用到一军统将上来说,就是指儒将。

胡大海行军始终坚持这三点。他所到之处,不管是百姓,还是将领,望风归附者非常多。攻占诸暨,万户沈胜降;下严州,蒋英、刘振、李福自桐庐来归顺。将领只要有可取之处,胡大海一般都会留在身边,给予重用和充分的信任。

张士诚大将吕珍攻打诸全,胡大海当时正镇守宁越之地,率兵前往救援。吕珍筑堤坝引水灌城,胡大海反过来将堤坝占领,引水灌吕珍军营。双方都有些苦不堪言,于是吕珍与胡大海谈判,协议撤军,互不侵犯。随军郎中王恺建议道:"吕珍乃是狡猾之徒,不可信任,不如趁其撤兵时偷袭他,一举将其歼灭。"胡大海则坚持按照双方约定行事:"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不信不武,不仁不义之事,胡大海坚持不做。这件事让胡大海赢得了莫大的威名,他在浙江一带的威信也越来越大。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