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保单案牵出人保寿险年金险悬疑 营销渠道屡现纰漏(2)

2021-03-22 09:55  投资者网

2020年3月,银保监会通报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的处罚。起因是两家银行在代销人保寿险业务时,违反了审慎经营规则,包括可回溯制度执行不到位、可回溯基础管理不到位、部分可回溯视频质检结果未反馈给保险公司。以邮储银行为例,代理过程中,其有超过1万笔视频未向人保寿险传输。

一位曾在保险公司任职的人士表示,虽然银保渠道容易冲高保费,但通常要付出大规模成本,比较适合大型险资,小公司喜欢走个险渠道。

不过,由于宏观经济放缓,近些年银保渠道冲规模的优势逐渐递减,由中国人寿开始,大型险资都积极向个险转型。

2019年,人保寿险启动“磐石计划”。该计划除了梳理公司的架构外,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发展个险渠道,强化人保寿险的“大个险”战略。

实际上,金融机构尤其非银类的,内部都会制定一套奖励制度,俗称“基本法”。《中国经营报》曾报道转型个险的人保寿险基本法,重点涵盖降低低端管理利益、推动分层经营等。

《投资者网》在网上也获得了一份人保寿险的基本法,里面记载了销售岗位各个职级的进阶表。内容上看,增员即扩展与授权营销人员,成了非常重要的目标。不过,该文件的真实性还有待验证。

网络渠道争议不断

除了代销产品的银行,在2020年3月银保监会的处罚通报中,人保寿险的诸多部门和高管也牵扯其中。

根据通报,时任人保寿险的副总裁、总裁助理、电子商务部、个人保险部、团体保险部、银行保险部、运营管理部,以及各地电话销售中心的相关人员,因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网络业务欺骗投保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提供编制虚假报告等,被处以规模不等的罚款。

从涉事的部门能看出,监管层的处罚重点主要落在人保寿险的营销渠道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银保和个险,新兴的互联网渠道在销售过程中也存在纰漏。

通报里,人保寿险通过支付宝销售“100万自驾车两全险”产品存在不实宣传的问题,即产品销售页面中部分保险责任的描述与合同条款不一致,或者合同条款中并无规定。银保监会认为,相关的时任副总裁和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分别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直接责任。

截至目前,打开支付宝平台搜索“人保寿险”,仍显示有两款产品,分别为国内短期意外保险、交通工具综合意外保险。其中,交通工具综合意外保险的保障详情里明确,若投保人在乘坐列车时遭受意外伤害,且在保险期间内,人保寿险会按约定给付保险金。

不过在实际案例中,投保人的利益或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一名投保人在通过互联网购买了人保寿险的交通工具综合意外保险后,在一次搭乘列车时手指损伤,并要求理赔但遭到拒绝。2018年投保人向人保寿险发起诉讼,次年法院判决人保寿险向投保人赔偿保险金3万元。尽管人保寿险之后反诉,但2020年法院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