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虽然一下子头晕了,同意投降袁绍,可曹操麾下的谋士并没有完全昏,程昱就坚决反对曹操投降袁绍,幸亏有程昱的反对,曹操才没有归降袁绍否则也就没有后来三国的故事了,曹操之所以差点投降袁绍,主要在于没有粮食,可见战乱年代,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经历了这件事,曹操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他明白粮食的重要性,所谓的战争几乎是围绕着小麦和水稻的,所以后来曹操作战时,都选择粮食收获的季节,比如他攻打袁术时,选择九月,讨伐吕布也选择九月,与袁绍交战持久,直到九月才发动总攻,这一切都是为了跟粮食配合起来。
后来曹操为了争取到更多粮食,就设立了摸金校尉,专门进行盗墓挖坟的工作,把曾经那些帝王的陪葬品挖出来变卖,成为粮饷的一部分,在中学课本我们就学过,曹操施行了"屯田制",其本质是招募农民耕种,并以军队的制度管理,相当于让农民服兵役,同时可以缴纳不低的税收。
古代冷兵器时代,作战都是在打经济战,拼的就是财富,哪一方的钱财多,粮食多就能赢,粮食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作战胜利的概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样,但如今科技时代,两国之间的交战,拼的更多是科技,而不再是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