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的祸首——巴夏礼,香港有条以他名字命名街道?(6)

2024-06-07 07:22  360kuai

在英法侵略者抵达通州时,咸丰皇帝再次派出团队进行议和,本文的主人公巴夏礼又登场了。议和基本顺利,只不过就是答应英法侵略者之前的无理要求。停战协议一签,两国休兵,争端也就此解决。但是三天后,担任谈判翻译的巴夏礼又提出了另一项要求:英国使臣向咸丰皇帝亲自递交国书。清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载垣等认为"此事关系国体,万难允许",双方就此相持不下。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即删

笔者在网上看到,许多作者写文章在此时,都用"清政府因一些细节不能达成共识,导致谈判破裂",更有甚者直接杜撰为巴夏礼不愿意向皇帝下跪而导致谈判破裂。实在不明白用意何在?试想,被对方打到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还要国家元首当面受辱?放在哪朝哪代也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继续来说。谈判破裂后,清政府做出了一件让后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拘捕了谈判代表巴夏礼等等39人。随后载垣向咸丰帝奏报:"该夷巴夏礼能善用兵,各夷均听其指使,现已就擒,该夷兵心必乱,乘此剿办,谅可必操胜算"。意思很明确:擒贼擒王!而咸丰皇帝给载垣也下谕旨:

"巴夏礼、威妥玛等系(该夷)谋主,闻明常亦暗随在内,即著将各该夷及随从等,羁留在通,毋令折回,以杜奸计,他日战后议抚,再行放还。若不能羁禁巴夏礼等,令其全数回河西务,亦无不可,断不准去留任意,有碍战局。"